專訪/ 韋禮安《Sounds Of My Life》記錄起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聲音

專訪/ 韋禮安《Sounds Of My Life》記錄起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聲音

「嗨,Mr. 我有看你做 Alec Benjamin 的影片呦!雖然還沒仔細看完,但感覺很精彩…」一接起電話,另一頭傳來非常溫暖又熱情的聲音,他是大家好久不見的韋禮安,也是 Mr. 約在國中開始接觸華語流行音樂時喜歡的歌手之一。當時一曲 〈慢慢等〉 在台灣造成轟動,與嚴爵兩位才子的新人獎之爭也是許多人的討論話題。

《Sounds Of My Life》紀錄韋禮安三十年來人生的點點滴滴

距離上一張專輯《硬戳》發行已經過了四年,這段日子韋禮安經歷了許多故事及挫折,也經歷了與親人、愛人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然而這些事情,都因為他在幾年前,準備三十歲時,給自己的一趟英國遊學充電之旅,而有了新的意義,並促成了這張專輯《Sounds Of My Life》的誕生。

英國之旅,為專輯創作開啟契機

韋禮安微笑著說:「英國之旅的確是我開始創作這張專輯的契機。不過我一開始去的時候,我只是一個放風的感覺。我覺得我待在華語流行圈中的生活太久了。人很奇妙,只要換個環境就可以讓自己從被心態困住許久的地方解放開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當時的我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覺得有點卡關。去了英國之後,也的確的讓自己有了一個 reborn 的感覺,所以我也寫了一首歌叫做 〈Brand New〉 來紀念。」

New place new town new sights new sounds
New old compounds
New pavements running through this city
Running through this city
——韋禮安 〈Brand New〉

被問到對於英國音樂對於他最大的影響是什麼?韋禮安笑著說:「我認為是他們的文化,他們對於什麼事情都很開放,接受度也很高,因為我長期生活在華語流行圈的文化下,所以我很多東西都聽不太懂,但是他們就會說:『這很新奇、這很好聽!』我覺得這讓我也有勇氣和能力去嘗試、欣賞不一樣的作品。」「英國的許多音樂文化也都是圍繞著飲酒這件事情,他們有自己的 Live House, Live Band, DJ等等,我一開始去的時候,我幾乎每週都會抽出個一兩天去他們有一個像是百老匯的地方看歌舞劇。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的不同。從小到大,我的生活大多數都是圍繞在課業跟工作之上,因此去到那邊也讓我知道『完美』並不存在,只要你對你的作品誠實、滿意,那就是最好的!」

說到這裡時,Mr. 不禁發自內心地笑了出來,因為在去年我前往新加坡見習時,也是生活在這種英式文化之下,雖然白天的工作高壓,但是只要到了晚上或是週末,大街小巷燈火通明,遊客絡繹不絕,坐在碼頭邊,吃份小點配啤酒,聽著街頭遊藝歌唱,或是花杯酒錢看 Live Show,讓人真正的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驚喜。

看 Muse 演唱會擠出 〈而立〉 感人歌詞

韋禮安接著聊到了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演唱會,沒想到居然是跟著朋友一起去看的音樂祭 Muse 現場,韋禮安笑說:「在那個現場,真的是很震撼,舞台的魅力會讓人深深的著迷而且跟著音樂,因為我的朋友是 Muse 樂團的鐵粉,所以我們超早就去排隊了,第五排的搖滾區真的很搖滾,人在那邊擠來擠去的,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擠出了我的 〈而立〉 歌詞。(大笑)現在回想起來,會想讓我再回去看一次表演!」

在人海裡面推擠
在不同臉孔之間翻來又覆去
被沖洗 被磨平
學會放棄有時是前進
——韋禮安 〈而立〉

韋禮安參加的那場錄影XD

英國教育:多元、包容、相信耳朵,忠於自我

不過韋禮安去英國可不是去玩或是去享受生活的,他是為了完成自己人生的口袋清單「出國學音樂」而選擇去英國的,一直都是台灣標準好學生的韋禮安說到:「我在那裡的老師也影響我很深,我除了去學 Ableton Live 之外,我也學了音樂工程,非常工程的那種,在錄音室怎麼錄鼓、怎麼擺位置那種。而我的老師他本人就是一個很多元跟玩過許多樂風的人,他給了我一個觀念是,雖然這些技術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怎麼使用這些技術來翻玩出自己想要的音色或是作品。這件事對我的啟發很大。因為在華語唱片工業中待久了,就很容易對某種聲音產生印象,怎麼樣錄會得到最好的成品之類的。我認為有標準是好,但很容易就陷入窠臼之中。」「這堂課程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什麼都可以,最終還是回到你的耳朵跟你的品味,還有願不願意接受新東西。」韋禮安接著說:「我認爲這對我這次的作品也有一些影響,我回來之後,我就不這麼拘泥於錄音品質這件事情,很多聲音都是手機直接錄,直接放進去的,但是它的粗糙感,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質地,讓我能把畫面完整地呈現出來!這是錄音室做不到的,錄音室可以做出無限貼近真實感的作品,但它卻不是真實。」

專訪/ 韋禮安《Sounds Of My Life》記錄起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聲音 1

韋禮安的這段談話,不禁讓 Mr. 想起了最近剛和妹妹 Billie Eilish 橫掃葛萊美的史上最年輕葛萊美年度製作人 FINNEAS,FINNEAS 在他許多作品中也是很愛大玩音效及錄音,例如過馬路紅綠燈、看牙醫的鋸齒聲、簡訊的傳送聲等等,這些都出現在他的音樂中過。韋禮安說:「我聽到他的作品時,也覺得他超酷的,當時我的專輯已經快製作完成了,有種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大笑)我覺得這種做法真的很容易把觀眾的情緒帶到作品之中。」

全新專輯《Sounds Of My Life》創作故事:

聊完了英國生活,Mr. 問韋禮安這一次的專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排序以及特地把 〈I Wrote A Song For You〉 這首歌在各段 interlude 中,是不是有特別想要表達什麼或是故事。韋禮安說:「其實我在創作這張專輯的時候,很多東西是無心插柳,像是原本並沒有 interlude,但是因為我在收集素材時,已經錄下了許多資料,例如小學合唱團、我自己出去外面彈吉他唱歌等等,覺得沒放進去也有點可惜,放在 〈I Wrote A Song For You〉 中又有點太過於實驗性,雖然概念上很不錯,但是聽起來不舒服。後來製作人就跟我說:『其實放在 interlude 也不錯!』我們就決定來把這些素材放在其中,作為一個串場及串連。」「曲序編排上,我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按照時間序來放,第一還是以歌曲的順暢度跟情感來做安排,以比較大塊的方式來思考,情緒低落或是開心等等。而 interlude 也正好讓大家在轉換間能有個心理準備,多個喘息的空間。有點像是舞台劇的中場休息!」

Mr:「看起來英國舞台劇對你影響深遠呢XD」韋禮安:「現在一聊我才發現,天阿,英國真的對我這張專輯影響巨大。但我的確認為創作其實就是把人生中所經歷的東西轉換為自己的,並在無形中展露出來。」

Mr.:「就像我很喜歡你在之前訪談中提到:『你想要什麼樣的美感,覺得西洋音樂是美的,你就應該要去接觸那樣的美感,並培養自我的能力。』

韋禮安:「對!其實我在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我有一個 playlist,我一直在收集我很喜歡的作品跟音樂,所以我覺得這真的在不知不覺中會影響自己。其實我在製作這張專輯之前,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做一張很好聽的專輯,就不只是好聽,而是要 很 好 聽(大笑強調),我才要做。所以我想我為自己設下了高標準,就要培養自己聽歌的品味,久了才會寫出你所聽到的音樂。」

音樂的創作就是 input 什麼就 output 什麼

談到 playlist,Mr. 不禁好奇的問了韋禮安他在過去幾年間都在聽什麼樣的作品,相信許多讀者也都應該想到,那就是 R&B。韋禮安說:「好像真的都是偏 R&B, Chill 的居多,在我的專輯內也都可以聽到。另外應該是 K-indie,他們也做很多這種 R&B,但比較多 Band Sound。老外的話,我之前很喜歡 Mac Ayres, Rex Orange County,現在越來越多這種了,Tom Misch 也不錯,但他是強在他的吉他,FKJ 也很喜歡!很多都沒有唱歌的,但是聽多了自己也會想要做做看這種音樂。」 「我覺得現在演算法讓我們變得很方便,每個禮拜都會自動推歌給我們,告訴我們可能會喜歡什麼樣的作品,我都會聽聽看,然後把喜歡的記錄下來,有時候就當欣賞,有時候就當做功課,了解一下原來聲音還可以有不同呈現的方式。」

專輯製作的問題與克服

然而做音樂並不會一路順遂,也不會憑空生出作品來,Mr. 很好奇韋禮安在這四年的創作生活裡,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及故事,韋禮安思考了一下說:「挫折的話,有些歌真的卡關蠻久的,我的卡關是指音樂上的安排跟編曲。因為這張專輯真的好多歌都是我自己編曲,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有困難度的,我覺得我做完這張專輯後,功力提升了不少,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有一點沒有頭緒的,不知道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完整或是好的。第二個問題是,我自己編會不會不夠好?但是因為要融入不同的聲音元素在其中,所以我認為至少要把 Demo 做的完整、做得夠好,結果做完跟製作人討論的時候,才發覺其實已經好像完成了大部分。」「回到整張專輯的概念,我覺得也是 ok 的,可能不是找業界最厲害的編曲老師編、去做,或是吉他彈的特別好,音色超級棒,雖然都不是頂級的,但卻是最真實的,也回到專輯的主要概念,是一個真實、一個紀錄。那一點點的粗糙感,反而帶來的溫度。」韋禮安笑著說:「有時候我也在想,這張專輯會不會有點偷懶,但是這張專輯就是在紀錄這些真實的聲音,其實也是可以過關的(燦笑)!」


對我來說最困難的還是在於音色的使用以及摸索,我需要新的靈感和刺激


韋禮安接著說到自己製作過程的故事,他說:「像是 〈一口一口〉 這首歌,一開始完全不是長這樣的,它的 beats 並不像現在這樣有點搖搖晃晃的感覺,而是對著拍點一點一點,平鋪直敘的歌。不過大致弄完之後,我真的大卡關,我對這首歌會變成什麼樣完全沒有想法。不過突然有一天,天外飛來一筆,我聽到了一個叫做 Jon Bellion 的歌手,剛好他發新專輯,我就去找他的訪問來看。因為他很喜歡嘻哈的原因,所以就在訪談中,提到幾位 Producer,其中一位是 J Dilla,然後我就去做功課。在 YouTube 上逛來逛去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頻道 Vox,他們有一個節目很酷是在分析製作人怎麼做音樂的,有一集就有講到 J Dilla 的 Beats,在看完影片之後,我就有種突然被點通的感覺,想說把這個 Beats 放到 〈一口一口〉 裡面,不知道會有什麼感覺,最後沒想到超酷!」

Mr:「Jon Bellion 也是 Alec Benjamin 的啟蒙之一,他在他最失意的時候,找到了他並給他機會一起創作和巡演。」

韋禮安:「真的,其實我也覺得我被 Jon 這張專輯影響了不少,例如他的 playlist 的做法,一個 beats 接到另一段 beats,還有一些取樣,營造出的有聲書效果,都讓我覺得很酷。」

〈記得回來〉:每一段回憶都是最珍貴的故事及歷史,好好珍惜,好好道別,不留遺憾

最後我們聊到關於專輯中所有的聲音跟取樣,韋禮安對那一段最喜歡又最有感觸呢?他說:「現在回想起來就一定是我外婆在 〈Credits〉 的最後一段了。其實我在做這張專輯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放 credits 的時候,她一定是我的壓軸。我記得我在有一次直播的時候,我也跟我的歌迷說:『MVP 要來摟!』她就是我整張專輯的 MVP,My Grandma!」「現在回去聽其實當時的畫面感還是很深,某一部份覺得,我很慶幸我當時錄音下來並記錄。」一向不太談私事的韋禮安笑著說:「其實我也覺得會不會歌迷覺得太個人,但我很意外大家的反應,心裡也有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不用想這麼多!就是任性地做我自己很想做的事!」

Mr. 聽完之後,其實內心真的覺得韋禮安跟 Alec Benjamin 有著太多相似之處,以及太多同樣的故事。因為 Alec 在採訪中時說,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奶奶過世前看過他的演唱會,並開心地在台下跳著舞、唱著歌。而或許家人正是每個人人生中最堅強的後盾,也是最溫暖的家鄉。年輕時的我們只想著衝撞及挑戰,但卻忘了珍惜身旁的人,等到大家年紀大時,每見一次面就少一次機會。韋禮安感同身受的說:「我真的覺得要好好珍惜當下,雖然很老掉牙,但是過了三十歲之後,這感覺特別明顯,時間也變得很珍貴,會想把這一切留給真正重要的人。」

如果我足夠幸運
我已混過三分之一的生命
輕易蹉跎的光陰
毫不留情地留下它的痕跡
在我心底 在我身體
留下它最公平的 提醒
——韋禮安 〈而立〉

而在新歌 〈記得回來〉 中也提到了離別與支持,哪麼對於現在的韋禮安來說,離別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呢?韋禮安笑著說:「可能就是習慣了吧,因為人生好像就是不斷的在道別,我們獨自來到這個世界上,也要獨自離開,雖然聽起來很負面,但我認為其實這是一件正面的事。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跟所有人去道別,但當我們正視這個想法時,我們就會去珍惜所有的人事物。這是我在這三四年間特別深的體悟。所以我這次也選擇用這個方式記錄下來,我的歌迷、我的寵物、我的朋友,就是這一個當下。直到道別來臨時,我們就會覺得豁達,沒有遺憾了。」

不用回頭看
未來在呼喊
生命太短暫 不值得你 屈就 平凡
倒不擔心你憨 糊裡糊塗就會走散 只是
時間的浪不簡單 會不會把你腦海裡的我給沖淡
離開 又不是 分開
為什麼 眼淚 還是掉下來
——韋禮安 〈記得回來〉

最後,Mr. 問了韋禮安這一次簽約給了美國紐約的經紀公司 The Orchard,並且也發行了幾首英文歌,是不是有意進軍國外市場,韋禮安說:「這絕對是在我的想像之中,希望自己的音樂聽眾不是只有在聽中文的人。我自己這一次在製作的時候,也有在思考這件事,如果對方是一個聽不懂中文的人,能不能夠聽懂我的音樂。落日飛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也給了台灣許多音樂人希望與亮光!」

結語:

作為台灣這十年來非常優秀的一位創作歌手,韋禮安秉持著自己熱情及溫暖的大男孩個性,用不一樣的音樂及手法將自己所遭遇的困難及挫折記錄下來。在重整裝備之後,他帶著新的希望、新的故事、新的音樂,要和家人、歌迷、團隊一起繼續努力,創作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韋禮安推薦歌單:

延伸閱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