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靜物 Lisa Djaati 睽違十三年之作!再一次為音樂夢想綻放

專訪/靜物 Lisa Djaati 睽違十三年之作!再一次為音樂夢想綻放

2002年,靜物 Lisa Djaati 從法國回台發行首張創作專輯《More Lisa》,其獨特嗓音和創作魅力,讓她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入圍的肯定。無論是相隔多年推出的個人專輯《綺想世界》,還是與靜物樂團推出的《蘋果與橘子》,都是樂迷口中盛讚的必聽佳作。隱身於幕後從事多年和聲、配唱製作和詞曲創作的 Lisa,在出道20年之際決定回歸樂壇,此次回歸一等就是13年,而她也帶著全新個人專輯《漣漪效應》,準備好掀起樂迷與眾人的聽覺漣漪。

《漣漪效應》由 Lisa Djaati 包辦所有音樂創作,專輯以「水」為概念主題,藉由多變與相容性,希望能在各種形體下,將創作達到自由延伸。重拾歌手身分的Lisa表示:「上次發片我以『靜物樂團』身分登場,這次我選擇用全新個體再出發,把這多年來的生命累積重新整理、形塑,轉化成12首最誠實的音樂作品,也是踏入歌壇20年來,最赤裸的一次跟樂迷對話。」

靜物 Lisa Djaati 談全新專輯《漣漪效應》

Q:你有設定這張專輯應該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聽嗎?

A:我剛開始做這張專輯的時候,其實是先把我所有想要的歌排列出來,然後每一首都代表我過去20年生命中一個階段的故事。我在做整張專輯的時候是想把它們串起來的,所以整張專輯的歌序在時間點上是有根據的。我一開始做完這張專輯的時候,其實有一點擔心,因為現在的時代是不聽專輯的,很多年輕人是以單首歌為主的。我希望我的專輯是可以同時拆開的,在每一首歌獨特的地方可以給人一個感受,但是串起來整張按順序聽,感受又會不一樣。我本來會擔心那是不是聽我的專輯就要很專注,要坐下來好好的聽音樂,但後來很多朋友給我回饋,我的音樂也可以是背景音樂。可能很吵的電音或是很強烈的節奏,其實對某些人來說並不干擾,增加了聆聽這張專輯的多層面。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我還蠻開心的,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在車上聽完整張專輯,或是說你今天沒什麼時間只聽一半、你當下情緒突然想聽某首歌,我覺得都可以。

Q:專輯歌曲的長度有很大的變異性,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計?

A:我覺得可能是我很久沒做專輯,所以我想增加一些高難度解決的方案。一首歌可以很簡單地做,比方說我的 demo 有 vocal 跟鋼琴,我再加一點弦樂,它就是很理所當然的變成一首歌,很快就可以製作完畢。我覺得可能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我覺得我自己已經是在這個產業裡的工作者,如果我今天發跟別人差不多的專輯,其實也沒有錯,但我想在這張專輯裡得到一些不同的感受跟成就感。

Q:製作這張專輯印象最深刻的事

A:我發現我忘記為什麼我要唱歌這件事情。專輯總共有12首歌,剛開始製作的時候前面一兩首歌我唱的很辛苦,有一天休息的時候我就在想,一直希望能以唱歌維生的我,為什麼真的進入行業後,我會不知道要怎麼唱我自己的歌?那個感覺其實滿恐怖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就要逼自己去尋找最核心的自己,懂的區別出別人可以怎麼唱,但我要用我的方式怎麼唱。必須挖掘身上的情感,無論是醜陋還是美好的,你都需要面對它。

Q:哪一首歌製作過程印象最深刻?

A:每一首歌我都可以跟你講一個,太多了。整體大略分幾個點的話,有些歌是我很久以前寫的,比如說〈Pierrot 我的憂傷來自於別人總希望我假裝不是我〉,那其實是我2002年回台灣寫的。我在聽 demo 的時候就想到當時沒有想太多的自己,我記得我當時就哭了,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再回去呈現那個聲音,當時唱的時候我也沒想太多,現在回去聽那個聲音裡的天真自由跟往前直衝的感覺已經沒有了,那現在重新製作我要怎麼唱?還有一些製作上的,像〈純粹〉這首歌的技巧非常地難。〈不晚不早〉是著重技巧的唱法,這些當然是因為有雄厚工作背景累積的技巧,但在這些技巧裡要怎麼感動人是要花非常多時間的。在〈不晚不早〉裡我就參考了 Amy Winehouse,我很喜歡她,我常在想為什麼 Amy Winehouse 可以在同個音域裡有那麼多不同的表情跟不同的共鳴點。因為那首歌的旋律又不是那麼地中文,現在唱中文要把這件事合理化也是要一直嘗試的。

靜物 Lisa Djaati 談個人與團體

Q:團體跟個人的創作給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嗎?

A:這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團體的創作,所以我才會把「靜物」放在專輯名稱裡面。除了《漣漪效應》,因為我之前發個人專輯就只會用 Lisa Djaati 這個名字。我很早就有春夏秋冬那些的想法,所以我就找了那些製作人進來幫我,做到一半之後,我就覺得這不能算是我的個人專輯,所以就把名字改成 靜物 Lisa Djaati 。雖然很長,但是是最佳選擇。

「如果我的創作是為了滿足你,那我的創作還是創作嗎?」

在採訪的最後 Lisa 提出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漣漪效應》是 Lisa 拋開商業顧慮,放下擔憂,赤裸面對過往與現在的真摯作品。也許對部分朋友來說,Lisa 這號人物很陌生,然而從專輯製作的豐富名單(陶喆、葛大為、小安、陳君豪、何欣穗等)就能看出 Lisa 來頭並不小。在音樂產業幕後工作多年後的她,無論是唱歌還是創作,實力絕對都沒話說。《漣漪效應》不只是給歌迷的禮物,也是給不認識 Lisa 的人一個踏上驚喜未知旅程的機會。

靜物 Lisa Djaati 演唱會資訊:

  • 時間:2023/3/25 20:00
  • 地點:台北 Legacy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一號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 售票連結
By Agnes Lu

2 thoughts on “專訪/靜物 Lisa Djaati 睽違十三年之作!再一次為音樂夢想綻放

  • […] 全方位創作歌手蘇珮卿經歷抗癌後,帶著全英文創作專輯《You’ll Live Forever in My Songs》回歸樂壇。也許有些人會對蘇珮卿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早在 2017 年時,蘇珮卿就以首張專輯《我們都是寂寞的》入圍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古典音樂出身,畢業於美國音樂名校北德州大學,將各種音樂元素如爵士、搖滾、EDM,甚至是印度音樂等,完美與電豎琴結合,造就出的獨特風格,便是蘇珮卿的一大特色。 […]

  • […] 今年最大贏家為熊仔與獨立樂團同根生,分別獲得三項大獎,其中熊仔除了拿下十大專輯、十大單曲,也奪下本屆最佳男演唱人,成為 FMA 16年以來第一位嘻哈歌王。同根生則以《邊緣轉生術》獲年度大躍進、最佳樂團與十大專輯,多變音樂風格與特有文化融合氣息,展現無限創意與驚喜,也成功翻玩熟悉的民間故事。最佳女演唱人方面,頒給相隔 13 年才發片的靜物 Lisa Djaati,整張專輯完整感受到每一個呼吸都與作品該有的起伏貼合,成熟製作技巧,也讓唱功發揮到淋漓盡致,另外年度專輯由吳青峰《馬拉美的星期二》脫穎而出。今年 FMA 為首次舉辦實體揭獎活動,特別請到棉花糖主唱小球擔任典禮主持,還力邀好樂團、Haezee 黃瑋昕擔任表演嘉賓,另外淡出歌壇許久的「東南亞歌后」姚蘇蓉也驚喜「獻聲」典禮現場,成為本屆活動重量彩蛋! […]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