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解析/Colde - idealism 이상주의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專輯解析/Colde – idealism 이상주의

美術館裡的白畫布上撥灑色彩的瞬間,片刻及永恆,聲音是透進生命的光線。喜歡 The 1975 可能會喜歡 Colde 這張專輯《idealism》,差別在於這張專輯是清淡版的 The 1975,實驗性的音樂也少很多,反而很專注於某幾個樂器、聲音,偏向〈Sincerity Is Scary〉這首歌曲去掉華麗、隆重感,進行解構,再次編排、重組所呈現的專輯,精緻而細膩的作品。

專輯名稱是《이상주의》 [ idealism , 理想主義 ],為了達成終極目標或實現價值,而努力往前的精神、態度。Colde 本身是理想主義,從小在理想的學校,生活著感到無趣,反而總是想像著未來、懷抱著理想,並把它轉為現實。這張專輯很多細節,Colde 將他從日常捕捉到人們的孤獨,寫在每一首歌中,音樂包含種種流逝的片刻,希望能讓聽眾有共鳴感。Colde 這次為了宣傳歌曲,特地把頭髮染成他最愛的藍色。專輯的封面則是《wave》和《love》的結合,把之前兩張專輯都包含在內的感覺。

主打歌場景選在在美術館,會選擇美術館是因為 Colde 從小喜歡美術館,去美術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能站在畫前,不能觸碰作品,成為 Colde 的夢想,夢的場所,美術館就像夢一般的存在。

Colde 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很相似,是一段旅程,一段理想、夢、現實間來來回回的旅程,「我不斷地追逐夢,也在夢裡活著」。為了那群懷有夢想、正為夢想在努力的人們,他說:「如果這張專輯可以給予你們力量就太好了,希望我能繼續陪伴你們一起走這段旅程。」

簡單的生活、愛、跟親近的朋友和家人,平和的生活是 Colde 的夢想。一天當中讓 Colde 感到最幸福的是,一天工作結束後,在半夜吃消夜,無腦地看電視。也因為這樣的放鬆與休息時光,讓 Colde 從小就喜歡半夜,珍惜半夜,因為那段時間有很多有趣的新想法!

Colde idealism 逐曲解析

라이터(Lighter)

…「點燃/希望和絕望/光能照亮黑暗/很快會變溫暖的」

…「打火機點燃的瞬間/就這樣/展開旅程」

…「年輕是無畏/燃燒著理想和夢想/我將會繼續的/無畏的/走下去」

城市的街道聲為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寫下了故事的鋪成,火點燃的瞬間,那觸碰聲、火燃聲,揭開了面紗,強烈的熱音社風格的旋律,在平靜的都市車流聲中就此展開,第一句主題明確而強烈「Yuh, he’s son of motherfucker」,漸漸音樂插入微小的刺耳聲,有點像樂團主唱把麥克風漸漸拿歪的時候;第二句「He’s son of motherfucker」完全激起聽眾厭煩的情緒,因為加入了都市人最討厭的車流聲,聽到都會煩;第三句「Okay He’s son of motherfucker」,就是當你指著某樣東西要罵,它瞬間飄走,很生氣又氣不出來,他這段聲音是一輛大車,接著一輛小車,小車還發出很機車的聲音,很像某些雷包,放馬後炮;「I haven’t really got nowhere to be」,很有存在感的車聲又來了,Colde聲音顫抖的喊出「Okay」,很像你我面對現實,有時不得不面對,又感到害怕,走到盡頭了,很無奈地喊出Okay;Okay的尾音縮短和提高,接著鼓棒聲,結束上半場的焦慮。

緊接著的是強烈的節奏和堅定的聲音,唱著憤怒,這段有趣的是,除了強烈的基礎音樂聲外,有加入小小的金屬敲擊聲,很規律地出現,聽感上會是在遠方的感受;「돈 명예 시기(錢、名譽的時期)」,這段節奏變快了,節奏變得更錯亂,會產生錯覺,以為聽到前面很規律出現的金屬敲擊聲;「Light it up my Lighter」前的子彈聲很喜歡,具體而強烈,簡單而俐落,這段只是多了「Hey! Hey! Hey! Hey!」,再把歌曲前半部有用過的小聲音,重新組織在副歌中,這地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Hey的聲音有點無力感,不過這似乎是Colde本身聲音的特色,哈哈哈;「아무도 우릴 대신해주지 않네 (什麼都沒辦法代替我們的喔)」,這段就是小丑做出最聳動的案件,被逮捕的時候那畫面,有警笛聲、玻璃破碎聲、喇叭按鈕聲,「세상은 우리를 자꾸 가두려 해(社會總是想圈養我們)」,這部分還特地把按鈕聲鮮明化,警告那是錯的,哈哈哈;第二段的「내 사랑과 평화(我的愛與和平)」有不一樣喔,多了一個氣亂串的聲音,就是在看煙火的光跳來跳去那樣,只不過視覺上是,很美的光,七彩霓虹,細線條,視覺暫留的影像;「나 같은 놈은 없어 go(像我一樣的人都沒有 go)」最後這段,Colde已經盡全力嘶喊了,結尾非常樂團式,一個嘶喊配上吉他獨奏,情緒推到最高峰,只是結尾不是吉他壞掉,而是電影般的結尾,犯罪者被警察逮捕的對話內容,穿插的在音樂中,音樂的結尾部分很像一場夢,接著的是現實的車子聲畫下句點,很像被現實輾過的感覺。

울프(Wolf)

…「為了找尋理想和夢想/要擺脫熟悉的地方才行」

…「沿著森林走的話/會了解到的/相遇/朝著某個方向」

…「得到了什麼/就注定要失去/什麼?」

這首就是 Colde 最擅長的輕鬆慵懶歌曲,節奏不快不慢,Colde 聲音很慵懶,音樂有些明亮又不會太亮,聽完都想去旅行;「나는 그 꿈을 따라 갈 거야(我要朝著那個夢走才行)」這段開始做轉變,這段是把聲音變顆粒化,變的是像另一種媒介聽到的聲音;「누가 나의 마음의(誰是在我心中的)」,這一大段,Colde 聲音有變化了,變得比較溫柔,音也變高些;「어두운 안갯속 사이를(在陰沉的霧之間)」,這段音樂變得更明亮了,可是也更有黑暗的存在感,因為音樂沒開頭時的那樣飽和,不過到了「얼마나 더 서로를(彼此還要多少次)」這段,音樂又飽和了;音樂結尾配上歡呼慶祝的聲音,融在na na na na na na na na中。Colde 覺得 wolf 這首歌最像他,成為老闆後,人孤獨地像狼,現在這時期的他,有狼的特徵。

미술관에서(The Museum)

…「到/美術館/終於」

…「在裡面/走來走去/一幅畫/腳尖/駐留/瞬間/倒了/動不了」

…「總是幻想著/那幅畫/在我面前/但」

…「碰/不/得」

…「抱著那幅畫」

…「逃」

…「帶你到我的森林」

彈指的聲音,場景轉換到美術館,開頭是想要描述遇到漂亮女生的故事,所以開頭是以回憶過去的方式,來編寫歌曲。先從音樂下去分析,「널 처음 봤을 때(第一次見到你時)」,前一小部分是進美術館前吵雜聲,後一小部分則像是縮時攝影,具體來說是像寶可夢,把記憶抽出來後,瞬間掉入記憶裡最美的那部分;「다 멈춰버렸네(全都停止了呢)」,Colde 的聲音在這段前後有所轉變,前一半是「멍하니 쳐다봐(呆呆的望著你)」的感受,歌詞和歌聲都單個單個的,連音樂也是單個單個的,像在載入中,但音樂有隨著情緒去做轉變,Colde 的聲音都維持呆呆的樣貌,音樂則是鋼琴聲,華麗的感受來自女孩的美貌,接著是吉他聲,這段轉吉他,很美,因為歌詞剛好是「그 아름다운 모습(那美麗的模樣)」,結尾兩字轉吉他聲變調,剛好醉入女孩的美貌裡,之後歌詞是「거리를 둔 채(保持著距離)」,配上的都是吉他聲,產生一種緊張感,是美好的緊張感;「다 멈춰버렸네(全都停止了呢)」的後半部,音樂轉貝斯,因為歌詞是「서로의 감정은(彼此的感情是)」,感情是比較深層的東西,所以用貝斯在適合不過,然後接下來的歌詞是,「우린 마주한 채(我們對上眼的瞬間)」,音樂加上了比較亮的鋼琴聲,通常這種聲音在劇情裡,是用來呈現有突發狀況。副歌美在 Colde 接的人聲,副歌很柔和,鋼琴本身聲音就很夢,加上吉他提亮,就已經很美,接著接上 Colde 處理過的人聲,非現實感就出現了。「Stop -난 잠깐만 시간을 멈추고 싶어(我想暫停一下時間)」,這段就是Colde想說故事還在繼續中喔,很美的,很像在營火晚會聽別人的故事。「흔들리는 우린(動搖的我們)」,這段音樂又變了,把吉他聲拉到最小,節奏不變,中間偷偷塞入鋼琴聲,產生一種slow motion感。「지금처럼 여기서(像現在一樣 在這裡)」,這句把音樂抽掉了,只留人聲,接著微小怪聲,重播副歌。結尾又再次把幻想轉為現實,「미술관에서(從美術館裡)」,音樂又抽掉,留下未完待續感的旋律,深深刻在腦海裡。

꿈(Dream)

…「日復一日/夢」

…「理想/抱著/各自/活著/夢想」

…「延續現實/生活/指引夢想」

…「現實?/等著我/夢想?/最後是」

…「夢想的現實」

這首很年輕小夥子感的歌曲,感受上像是第一天加入社團的興奮感。吉他的明亮度,讓歌曲年輕化很多,「떠날래 (hey) (要離開嗎?)」這段的音樂,就像新人歌手在把妹,拿不純熟的技術在把玩,然後很深情的唱歌。「움직이는 시간 속에(流逝的時間中)」這段把節拍拿掉,換成hi hat的聲音打節拍。「목적지가 어딘지(目的地在哪)」,Colde聲音變得跩跩的,狂妄又自大。

터널(Tunnel)

…「看不到/隧道/漆黑/裡」

…「那/那/有東西/似乎/飛過去了」

…「隧道/那麼長/能有什麼?」

…「眼睛閉上/想像」

開頭很像往日的一段回憶,搭著心裡的一台火車,鋼琴聲很像很暖的那種光線,照射下來,配上人聲,又有點類似相片久了,會有泛黃的漸漸出現,還可以聽到外部人士細小的聲音,走在草皮的聲音、氣流聲、昆蟲的聲音,陰陰暗暗又冷冷的,又有點鬼魅感,這首唯一出現的詞,怎麼聽都像阿娜答,哈哈哈。

아무도 모르는 노래(A song Nobody knows)

…「睜開眼時」

…「我/在/小房間裡」

…「全/都/不見了」

…「熟悉的/場景/在眼前」

…「原來是夢」

…「旅程/發生的一切/那些瞬間」

…「怔怔/…/一會兒」

…「喝了/一口/水」

…「坐/在/書桌/前/…」

…「我/又/開始了」

…「作著/誰都/無法理解/的歌」

…「真/希望/有一天/這首/歌/有人/能聽懂」

這首很普通,但很悲傷,節拍以一種很慢的方式在前進,因為很普通,留白的部分特別多,可以聽到各種聲音,是如何緩慢產生,緩慢的結束,似乎是這樣有一種很深沉的無奈漸漸浮出檯面,結尾的華麗感像是要補足前面的缺憾,最後變成點點星光,消失在人海裡。Colde雖然一直都在做音樂,但是還是會有人不知道他,他想記下這瞬間,寫下這首歌,這種形式就像,人一樣一直都活著,但還是會有人不知道,渴望這歌曲能激發人的迫切感,好好的認真生活。甚至Colde在製作這首歌時,哭了。另外,這首歌會讓我聯想到女孩,四繹 Persona,IU主演的短片故事集,裡頭有一段台詞「夢境和死亡/都無定所/無處可去/終將被遺忘/我們身在此處/但沒有人會記得/萬物皆逝/唯有夜長留」

블루캔들(Blue candle)

…「點燃/藍色的/蠟燭」

…「火/忽明忽暗/似乎/快熄滅了」

…「但是/絕對/不會滅的」

…「照亮了/我/整個晚上」

…「閉上眼/再次/入睡的話」

…「希望/那/夢想/能/實現」

…「在筆記本上/寫下的/那些種種」

…「這燭火/吹熄的話」

…「我要/重新/點燃/lighter/才行」

…「這樣的話/我的夢/似乎/就會/繼續下去」

…「永遠的」

睡前曲,清清淡淡,吉他明亮聲像燭火時刻照著,很溫暖,最後吹熄了蠟燭。是為了再點燃另一個希望喔。

過了多久了呢
以為只是夢的我,理想變成了現實
很感謝你現在讀著這些字、聽著我的歌
不論是誰都不要忘記理想和夢想
希望能就這樣活在現實中
會有追逐夢想的光一直陪伴在我們身旁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